光陰者,百代之過客。然則,於短暫的生命裡,多少人勞勞役役,在煩囂忙碌中匆匆渡過?早上,地鐵站裡人頭湧湧的場面,行人路上蹀躞街頭的上班一族,還有馬路上的車水馬龍,構成一幅現代生活圖。夜裡還沒有歇息的跡象:街道旁五光十色的霓虹燈,遠看像是紅白光束的往來交通,人跡沓雜的食肆和煙囪冒出的炊煙。一切,顯得那麼繁榮耀眼,似是一片歌舞昇平的景象。本來人生苦短,還過著走馬看花的生活,更會覺得如白駒過隙。晚上倚著床邊,只感覺疲憊的身體,沉甸甸的眼皮,也沒暇多想了。有時夜闌人靜,心頭卻悵然若失,那種源自心靈而生的純潔快樂,似乎埋沒在內心深處。
心靈上的滿足和舒坦,聽上去唾手可得,卻始終與很多人擦肩而過。百感憂其心,萬事勞其形。人生路上遇到的挫折,生活上的不如意,別人的誤解,對自己的質疑……凡此種種,捆綁著心靈,而動搖信心。就算生活在衣食無憂,安居樂業的社會裡,不免時而被愁緒煩擾。但這些憂慮只能為自己衍生不快。樂天的性格,意味著對自己懷有信心之餘,又能坦然面對現實的限制。因為,行事無愧于心,如君子坦蕩蕩而不怕給人話柄,才能昂首向前。小人之所以常戚戚,是因為內心的愧疚和罪惡感築成一道屏障,忌憚被人揭發的一天。自信的來源還有不懈的付出和努力,以免去自責和慚愧,蛻變成梁啟超筆下最樂的人。
過著平凡的生活,不免偶爾因沉悶而惆悵。人總是要懷著願景、希望和夢想,來填補心靈的空虛。小孩兒天真無邪,笑顏逐開,身邊的花草、鳥雀也能引來他們注視良久,是出自好奇心。童心未泯,是保持著開朗的心境,聽見有趣的事會細想,看見新奇的事會欣賞。全神貫注在當前,就是在眼前堵牆,圍住了思想空間。要讓想像馳騁,為生活塗上色彩;要懷著對未來的憧憬,把心靈寄託在美好的未來。尋夢能為生活注入新力量,就像將蒙塵的銀器擦亮,煥然一新。畢竟,夢想只是縹緲,是那顆閃耀夜空的星星,尋夢的過程才是重要。投入生活,敬業樂業,別安於逸而勉強敷衍。
能為心靈找到歸宿,遇挫折而一笑置之,還要豁達。遭到貶謫的歐陽修到了滁州,寄情山水,自得其樂,醉翁之意不在酒。他細心留意景色的變化,四時之景,徜徉在山水間,閒時臨溪釣魚,或搜羅山餚野蔌陳列其前,又與知己對酌以歡。陶淵明離開穢俗的官場,載欣載奔回到田園,悟覺心不應為形而勞,而應委心任去留,懊惱世人的遑遑欲何至。這些官場失意的文人,反思人生的真諦,響徹雲霄,引人遐想。
想來,蘇軾吟嘯雨中且徐行,何又不是滲透出一種揚眉瞬目的自信,又同時心情豁達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